首页 >> 白杜

建设郑州市生态文明城市市民尽享生态文明成果锥属

时间:2022/09/22 20:14:36 编辑:

建设郑州市生态文明城市 市民尽享生态文明成果

9月17日消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草长莺飞,牧歌田园……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秀美画卷。黄河防浪林,风景迷人。每逢周末,黄河大堤上车来人往,熙熙攘攘,撑起帐篷,摆上餐桌,围坐一起饱览黄河风情。在黄河大堤南侧的索须河下游,芳草萋萋,绿树成荫,白鹭云集,锦鳞游泳。放眼望去,宛如一望无际的草原,让人流连忘返。

生态建设赋文明

“在上世纪90年代,绿城郑州失去了绿意,生存环境受到严峻挑战。亲近自然,感受生态,成为人们热切的期盼。”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

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重做不走样。200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用十年时间,在城市周边新增百万亩森林,把郑州建设成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城市。2004年12月编制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2005年将《郑州森林生态城总体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从此,郑州森林生态城市建设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资30多亿元,相继实施了森林生态城、林业生态市建设,完成造林127万亩,现有林地近300万亩,森林覆盖率25.68%,林木覆盖率33.16%,林业生产总值20.7亿元,为郑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支撑。2007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2010年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绿化博览会。

去年上半年,编制了《郑州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建设规划》,按照“一环、二带、四区、八脉”的总体布局,加快现有资源的提升改造,初步形成近郊绿道体系,森林面积115853公顷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力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完成都市区绿道网络建设和森林公园体系建设,实现“让森林进城,让公园下乡”,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选择的绿色活动空间。同年11月,确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从2011年开始,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通过实施生态廊道绿化工程、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都市区森林公园体系工程、产业工程、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工程等“十大工程”,建成山水融合、森林环抱、生态宜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家森林城市。

今年,生态廊道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郑州都市区的基础工程,按照“公交进港湾,行人在中间,辅道在两边,休闲在林间”的生态建设理念,打造生态廊道和水系,努力构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林路相随”的生态功能区和连绵带。实施“两环十七放射”、10条市域快速通道15条道路4条水系3个道路段节点及各县(市)区县域生态廊道建设。目前,新增绿化面积2461万平方米,分别占总任务的98.6%和70%。2015年底,市域内主要道路、水系及重要节点高标准改造升级,绿化生态廊道1500余公里,绿化总面积20多万亩。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构建现代林业体系,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切实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五一前夕,郑州树木园苗木花卉种植区和文博公园绿色通道工程等四个示范工程,正式向社会开放,实践了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

森林涵养水源,滋润城市。专家认为,植树造林,建设森林城市,发挥水源涵养和绿色水库调蓄功能,应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具有重要意义。生态廊道建设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推进PM2.5环保指标达标,有效吸附汽车尾气,降低粉尘污染。据最新测算数据显示,郑州市森林生态效益总货币价值达317亿元,年固定、吸收二氧化碳1550余万吨,年固碳182万吨,释氧487万吨,保蓄水分6亿立方米,消纳滞尘160万吨,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15万吨。

一渠清水送幸福

中原福塔下的七里河畔,一渠清水润万物。河两岸,富田太阳城、美林河畔、美景鸿城,房地产云集,高楼林立,水清水美,提升了城市品位。

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说,2006年伊始,启动生态水系建设,按照《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打造水域郑州。以城市周边12座水库12条河道3个湖泊2个湿地为基本框架,规划面积1010平方公里。经过改造提升后,市区水面由原来的11.4平方公里扩大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面积由以前的3.9平方米提升为6.5平方米。先后投资14.44亿元,治理河道9条,治理长度108.34公里。确立“水通水清、健康安全、生态环保、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先后完成了贾鲁河一期治理工程,东风渠引黄供水补源灌溉工程和须水河、索须河、潮河河道治理工程及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和生态水系输水工程,形成生态和谐的河网水系,早日将郑州建成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将现代生活和历史文明连成一串串美丽的珍珠,郑州伴随着水通、水清、水美的景象变得灵动起来。

据了解,我市每年投入4000多万元,引来黄河水用于生态用水。去年,生态水系调水7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尖岗水库蓄水量。今年以来,共从黄河和尖岗水库调水总量为6537.60万立方米,输送到金水河、熊儿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东风渠、索须河、魏河、贾鲁河等城市内河,河道水质大为改观,城市水环境显著完善。今年,还启动了花园口引黄灌溉(龙湖调蓄)水源工程等,满足郑东新区龙湖以及魏河、东风渠等用水需求,营造靓丽河道水系。

市民尽享生态成果

风雨十年路,生态建设是没有终点的跑道。昔日风卷黄沙的邙山头,如今满眼碧绿,层峦叠翠。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在沿黄河大堤构筑了一道74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建成了两条森林生态景观轴线,营造了三层森林生态防护圈,打造了四条生态防护林带,建设了五大核心森林组团,在城区周边形成了100多万亩森林,森林生态效益总货币价值达到317亿元。

波因风起,霞伴云生,清盈在水,源成生态。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手笔饱含市委、市政府和郑州人民的创新和智慧,努力打造绿意盎然的生态之城,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让市民尽享生态成果。走进郑东新区、黄河堤防和文博森林公园,感受清新的空气、绵延的沟壑及满目的苍翠;蜿蜒的金水河、东风渠和贾鲁河变得更美、更靓,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水禽重要的繁殖地、栖息地、越冬地和迁徙途经的“中转站”,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让郑州越来越美。

潍坊男性专科医院

武汉男科医院哪个好

成都肝硬化医院挂号

毫州睾丸病变专科医院

成都神经内科医院贵不贵

相关资讯